
山东结合气象预警、防汛疏浚、农机扩容、粮食晒储等全链条措施,边收边晒、边储粮,闭环拾取秋粮。照片①:10月9日,肥城市安家庄镇朱家堰子村秋收景象。 。 。连日来,山东各地迅速部署,纳入气象预警、防洪排涝、粮农机具储粮、粮食储运等全链条措施,全力以赴“占颗粒收、颗粒定抗秋”。“亲爱的村民们,请注意!未来四小时雨势较小,适合小雨收割玉米。雨一停,大家就赶紧备好农具,下地干活。 10月7日凌晨,肥城市石横镇乡村广播电台“发出了循环的玉米收获信号。”我们联动气象、农业等部门实时变化时间。通过村级广播、微信群等渠道,发布30多条预警信息和20多条收获指南,指导农民抢占雨季、小雨等季节收割时机。”石横镇干部马艳才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。针对“机械入地难、农作物易断产”的痛点,石横镇协调6台履带式收获机在泥地里进行作业,并从河南调来22台高性能收获机械,充实收获队伍。仓促的采集和烘烤离不开物质的支撑。供销及农资商店,重点关注 燃料供应、编织袋、防水布、防雨塑料布等物资保障确保“供应充足、价格稳定”。党和干部群众对沟渠、田间渠、道路渠进行系统疏浚整治。截至目前,肥城市文阳镇已完成运河疏浚整治18.9公里,修复清理桥涵200多座。 10月9日,广饶县乐安街道北竹庚村干友农业合作社附近的玉米地里,履带式收割机冒雨作业。该机采用宽履带,可带泥连续移动,高效完成选穗、剥皮、收箱作业。随后,湿粮被送往合作社的一台同样配备有虫履带的拖拉机进行烘干,形成无缝闭环的“田间烘干场”。北竹庚村支部书记、合作社董事长张洪涛表示,合作社投资近70万元引进两座大型干燥塔及配套设备,有效满足村里及周边农户的干燥需求。 10月以来,针对持续降雨,干燥塔开始24小时不间断运行模式。 “目前,该村农民已经完成了玉米的收割和建设,只剩下100公顷左右的合作社还在收割。”面对持续降雨造成的秋粮收割困难、烘干困难等问题,各粮食物流企业紧锣密鼓地工作。它昼夜运转,加快粮食的发育和晒粮,确保秋季的及时入库、安全储藏。东营七龙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粮食烘干,日处理能力300吨的烘干塔满负荷运转。然后湿玉米经过脱粒、筛分、去除、干燥等工序,含水率控制在14%以内。 “今年我们公司种植了4500公顷玉米,已经完成了近四分之一的产量。”该公司负责人郭立宝表示,在秋粮丰收的关键时刻,我们不仅要专注于自己的田地,还要为周边农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为解决“晒难”问题,利津县盐窝镇政府与公司合作,发起开放烘干设备,为周边小农户免费提供秋季粮食烘干服务。 10月9日下午,在位于汶上县的山东卓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大院里,总经理陆阳首先引导卡车前往短绒装载粮食,随后指派装载机进行覆盖、装载物料。烘干后的粮食直接装上卡车,运往附近的深加工企业。 “随着建设作为济宁市日晒量最大的服务点,我公司提供粮食烘干、仓储、贸易等一站式农业服务。目前,我们每天收集50-60辆粮车。烘干范围覆盖济宁及周边地区、河南省。 ”陆阳表示,目前收购的玉米水分含量高达28%-35%,入库前一般干燥为14%。但为了提高干燥效率,他们暂时将干燥标准调整为15%-17%,干燥后的粮食不再储存,直接送到企业深加工。针对雨季造成的玉米生长、霉菌等情况,该公司近期投资 30万元新增颜色分级设备,并按类别采购,保证烘干质量。